在过去的30余年里,中国人似乎习惯了火车速度不断加快:6次大提速,486.1公里的世界纪录。而今天,高铁的降速,车次的减少,究竟出于什么样的慎重考虑?这对于中国高铁的发展,又有哪些意义?请听中国之声记者冯会玲的报道:
根据一家门户网站所作的调查,18%的受访者认为高铁降速是“不错的沟通手段,可以挽回点人气”,但也有75%的受访者提出殷切希望:“关键还要看安全保障。”
英国的交通事务学者胡德曾说过:“高速交通的关键在于调度和轨道维护。”此前中外发生的多起列车事故,暴露出的也都是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。既然如此,降低高铁的运行速度究竟为了什么呢?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韩宝明解释说,在影响高铁系统设备安全可靠性上,速度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。另外,对目前的中国高铁而言,让乘客重拾对高铁的信心也尤为重要。
韩宝明:一是增加高铁系统设备安全的可靠性(安全冗余度)。速度的变化可能带来各种设施的一系列不同性能的表现,这些表现会对安全冗余度产生间接影响。二是帮助广大旅客重新建立对高铁的信心。事故发生后,很多人说,高铁出事故,你还敢坐么?实际上,通过内部调整和改观,进一步使大家对该交通工具产生信心,更放心的乘坐。
京沪高铁每天开行的列车数量从88对减少到66对,减少了1/4的列车数量,这是否会影响到乘客的出行呢?韩宝明表示:此次减少高铁的列车对数,但与此同时增加了不少乘客以往习惯的夕发朝至的列车,无需担心此次调整会耽误乘客的出行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